“粗粮,是现代人膳食中最缺少的食物之一。”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
我们通常把吃的粮食分成粗粮和细粮。细粮是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粗粮"是精制米面之外各种杂粮的统称。主要分为三大类:
1谷物类
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养麦等
2杂豆类
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
3块茎类
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现在我们吃的粮食是越来越“细”、越来越少,特别是“粗”粮,吃的肉类越来越多。饮食上的这种变化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增加得慢性疾病的危险。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一条就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食物多样”是保证提供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谷类为主”,即保证充足能量并避免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预防慢性病。
“粗细搭配”是因为常吃粗粮有如下好处:
1、补充B族维生素
粗粮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高于细粮,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里面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不太够,吃粗粮可以补充我们缺乏的B族维生素。
2、延缓血糖上升
粗粮和细粮都含有热量和糖分,吃后其实都会升高血糖。但是,粗粮里面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结构特性使得糖的释放没有细粮那么快速和猛烈。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将部分精粮换做粗粮,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效果。
3、缓解便秘
膳食纤维是肠道的“动力小能手”,能促进肠胃蠕动及增大粪便体积,而它主要的来源就是果蔬和粗粮。
4、帮助减肥
由于现在人们吃的多,动的少,摄入的能量普遍偏高,肥胖的人群逐渐增多。而粗粮富含纤维,纤维有微孔结构,有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油等,可以干扰蛋白质、糖和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利于减肥,也利于预防高血脂。
5、利于排毒
粪便在肠道中滞留太久,会增加肠粘膜对粪便内毒素的吸收。而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壁产生蠕动,使大便较快排出体外,减少毒素对肠壁的毒害。
因为口感的问题,有些人不爱吃粗粮,这几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1、粗粮细作
玉米面可以做成发糕,加上几粒红枣,还可以加一点糖做成甜发糕。
把玉米面、豆面、小米面和在一起,做成窝头,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可以互补。
2、杂粮粥
把各种杂粮放在一起熬成粥,美味又营养。
3、豆类
做成豆腐或豆制品,可以大大提高其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一些特殊人群不宜常吃粗粮:
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肠胃功能差的人、老人、小孩需要量力而行。粗粮中的膳食纤维是把双刃剑,它能够控糖、消脂,但它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的人吃粗粮会加重肠胃负担,尤其是胃动力不足、胃溃疡人群,很容易造成胃胀气、胃痛等症状。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更需要补充的是热量和蛋白质,因此需要更多细粮,粗粮比例应相应减少。
粗粮有益健康是人尽皆知的,但要吃对了才能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