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
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早期残废,90%以上的患者累及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常导致关节破坏,同时可造成心、肺、肾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其发病原因不详,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激素水平,环境等因素相关。基本病理改变为慢性滑膜炎和血管翳,关节外表现则多与血管炎有关,其中慢性滑膜炎多侵犯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
二.类风湿关节炎在各民族、各年龄段皆可发病,成年后多发于中年女性,由于20~50岁为本病的好发年龄,5~10年的致残率可高达60%。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目前,世界的患病率为1%,我国的患病率为0.3%,发病区域多在温带、寒带、和亚热带。
三.中医认为是正气虚弱,是本病的发病的内在因素。凡禀赋不足、劳逸失度,情志饮食所伤等都是极易招致外邪侵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是本病的发病的外在因素,邪气闭阻经络,气血不通,痰浊瘀血内阻,流注关节而发病,疾病日久不愈,邪气内陷脏腑,可导致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等正虚邪恋之候。
四.藏医称之为湿痹,分为肉痹、骨痹、脉痹、筋腱痹、白痹、黑痹6种。是由于患热症时,营养贫乏、放血过早、身心劳作过分等导致热邪扩散,热邪主要降于身体下部与黄水混合而渗入关节腔内或遍及肉、骨、脉、筋等处,遂发湿痹或者久居潮湿和多油腻的环境,过食油腻等高脂肪食品后,精微等不能在本位生化成血等精华而生化成黄水,使体内黄水过盛,渗入肉、骨、脉、筋等部位而发本病。
五.治疗方法:
(一)中医治疗:
1.风湿痹阻证:(1)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2)方剂:羌活胜湿汤加减。
(3)药物: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川穹、秦艽、桂枝、海风藤、当归。
2.寒湿痹阻证:(1)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2)方剂: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3)药物:制川乌、桂枝、赤芍、黄芪、白术、当归、薏苡仁、羌活、防己、甘草。
3.湿热痹阻证:(1)治法: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2)方剂: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
(3)药物:苍术、黄柏、生薏苡仁、牛膝、防己、滑石、晚蚕沙、金银花、连翘、赤芍、当归、青风藤、羌活。
4.痰瘀痹阻证:(1)治法:活血行瘀,化痰通络。
(2)方剂: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
(3)药物:半夏、陈皮、茯苓、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赤芍、川穹、甘草。5.气阴两虚证:(1)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2)方剂:四神煎加减。
(3)药物:黄芪、石斛、金银花、远志、川牛膝、秦艽、生地黄、白薇、赤芍、川穹、僵蚕。
6.肝肾不足证:(1)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2)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
(3)药物: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茯苓、肉桂、川穹、当归、白芍、生地黄、甘草。
7.瘀血阻络证:(1)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2)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3)药物:当归、川穹、桃仁、红花、灸乳香、灸没药、香附、牛膝、 地龙、甘草。
(二)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关节功能锻炼(非活动期)、物理疗法等。
2.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RA的基本药物,起到止痛和抗炎的作用,从而可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2)改善病情药:具有改善病情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通常要在治疗2-4月后才显效,所有的RA患者都在确诊后3个月之内考虑接受本类药物治疗。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小剂量口服以及局部注射,对于缓解RA患者的病情活动非常有效。
(4)生物制剂:本类药物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疗法,主要对T、B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的产生等免疫病理环节进行干预。
3.外科手术治疗:滑膜切除术剥离血管翳,不仅能减轻关节疼痛、肿胀,而且能防治关节软骨破坏,但有的患者术后滑膜再生。晚期病例可行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以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医辩证论治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中医辩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并不影响中医治疗的疗效判定,因为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改善症状,如果联合中药治疗能提高疗效维持很久,并控制病情进展。
2.中医辩证论治合并使用改善病情药:西医使用这些药物多为联合使用,如果规范使用的联合用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时在继续使用西药的同时,使用中药治疗要着重调整患者的全身情况,即针对患者的气血阴阳进行治疗。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盛衰,一方面能改善症状,也可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
3.中医辩证论治合并激素类药物:激素的副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即使小剂量激素,如长期使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特别是容易感冒)、骨质疏松症等。中药治疗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预防感染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四)藏医治疗:
1.发病初期多服痹回转汤,并多喝白开水。
2.病情发展期用十八味党参散、北派十八味水银散,依病情寒热,加配有关单味药,用文冠木煎汤送服。
3.痹病引起肾腰痛者,内服十味诃子散加宽筋藤和干驴血粉,交替内服如意珍宝丸、安置精华散、二十五味驴血散等方剂,以促使体内精华正常生化和干涸黄水,然后用(后续部)中的三果方下泻。
4.肌肉肿胀,筋腱萎缩,关节刺痛者,用五味甘露加五根散药水洗浴,并按下述擦疗法治之。热盛者,内服二十三味檀香丸。
5.热微者,内服十味诃子散。
6.热中等者,内服十味诃子散加牛黄、鸭嘴花、精炼、水银研末。
7.热极盛难治者,服用痹症止痛大丸。
8.热退后服乳香水及珍宝方剂;
9.寒盛者,服用十五味贝琼丸加精炼水银、少许五根药制成的丸剂。
波罗蜜藏医医院整理供稿